三大"世界经济支柱"遇到了什么麻烦
全球化需要自由贸易。但是,在一群喋喋不休、各自为营的国家之间磋商自由贸易协议,其难度绝不亚于放养一群猫。
看看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拉米吧:这个为推进全球自由贸易进程奔走不休的法国人7月24日也无奈地宣布,多哈回合谈判陷入无限期中止状态。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笔下《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王子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显然,多哈回合也陷入“哈 姆雷特式”的困惑,正如印度贸易部长纳斯所言,多哈回合“并未死亡,但却处于重症看护室与火葬场之间”。
一年多以来,各国部长进行了无数次会谈,以期挽救这一僵局,但均无果而终。拉米曾担忧:“即使多哈回合流产,世界经济也不会迎来它的末日,但是世界经济必将变得更加脆弱,而这种脆弱或许将超出今天我们所能设想的程度。”
这种担忧不幸被言中。当美欧之间为农业补贴问题纠缠不休时,当傲慢的欧洲制鞋商们为“中国鞋”夺走市场高呼制裁时,当美国国会的议员们为巨额贸易赤字耿耿于怀时……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鼓励着谈判桌上的政治家们,选择一种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而作为全球贸易额最大的成员——美国也已经从WTO最强有力的推动者,变得对多边自由贸易不那么感兴趣了。美国的这种态度,对于深谙世界政治和经济博弈格局的谈判家们来说,经常具有决定性意义。
WTO、IMF(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三者历来被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三大支柱”。与WTO日前经历的尴尬相比,IMF和世行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随着资金状况捉襟见肘,IMF对全球经济决策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曾经主导IMF的美国人对其表现越来越不满,因为它没有办法让中国按照它的要求来改变货币政策;长期被这个多边组织边缘化的亚洲国家,正在通过建立自己的外汇储备致使IMF的最后担保服务成为多余;阿根廷和巴西因为资金充裕又急于重新掌控自身经济政策,早已提前还清了IMF的贷款。没有了大笔利息作为主要收入来源,IMF的预算危机也就在所难免了。
再来看看世界银行。如今,世行正在保罗·沃尔福威茨行长的带领下,苦苦寻求出路。作为布什政府中的高层智囊,沃尔福威茨从被布什提名的那一刻起,来自欧洲与中东国家的反对声就延绵不绝。平心而论,沃尔福威茨治理腐败问题的主张本身合情合理,但其上任后主要的政策言论都没有征求过手下专业人士的意见,这令不少员工对世行的运作方式感到不满。同时,他还疏远了董事会中一些提供政府捐助的成员,令这些政府不再愿意通过世行开展援助,使其作为全球性援助机构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WTO、IMF和世行遇到的麻烦是自相矛盾的。各种双边贸易协议如雨后春笋般萌生,国际金融和资本流动仍在大幅继续,地区性资金或技术援助通过各种双边渠道得以扩展。也就是说,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并未减弱,但这些组织背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已悄然发生变化。15年前,冷战的结束给人们带来了获得国际机构新凝聚力的希望。但是今天的大国却似乎并不热衷于创造富有活力的全球化多边体系。全球经济权力正从发达地区向更广泛的发展中地区转移,而前者显然还不愿接受其决定全球经济命运能力下降的事实。
主宰WTO、IMF和世行的美欧等国,历来是这些机构的领导者和受益者,但是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新兴市场国家对建言全球事务跃跃欲试。这时,那些曾经的全球化捍卫者们,又开始想方设法地阻挠全球化,甚至不惜亲自葬送由他们一手操办的“世界经济的支柱”。
来源:国际金融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