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现贸易逆差传递什么信号
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出现了72.4亿美元贸易逆差。这是自2004年5月以来,我国外贸首次出现月度逆差。
虽然商务部此前已经预测3月份可能出现贸易逆差,但数据公布后,仍然令国内外各界高度关注。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了看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回答了记者就此问题的提问,一些专家学者分别发表观点……大多数人士对中国时隔6年再现贸易逆差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主要观点如下:一是逆差的出现表明国内经济彻底回升,国内消费强劲启动;二是证明了贸易顺差还是逆差与人民币汇率没有必然联系,能够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笔者认为,在看到以上有利方面的同时,对我国再现逆差也不可过分乐观,必须看到逆差背后的以下经济问题:
首先,从逆差上解读中国经济彻底回升,说服力不够。笔者认为,3月份逆差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比如50%依靠进口的石油已经攀升到了每桶80美元以上;70%依靠进口的铁矿石呈现100%以上的价格涨幅,在进口需求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大幅上涨,进口价值额度必然增大。二是在进口价值额度增大的同时,我国的出口并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且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出口屡屡受阻,出口附加值大幅下降。这种“两头夹击”是我国贸易再现逆差的根本原因。中国经济确实率先复苏,也越来越暖,但主要是大举投资的功劳。逆差不等于中国经济回暖,也不能证明国内消费已经有效启动。
其次,3月份首现逆差,表明出口这驾马车仍然乏力。逆差并非缘于“在出口强劲的基础上,进口跑赢了出口”,而是“出口‘缴械投降’、进口‘不战而胜’”。3月份,我国出口1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去年同期基数正好是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特别是对出口影响最大的时期,基数非常之低;而3月份进口却增长66%,说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跑过了我国的出口速度。令人担忧的是,在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局限性越来越大、消费启动需要时间的时候,我国的出口一直不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未来出口明显转好的迹象仍不明朗,这对我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个利空消息。
再次,3月份首现贸易逆差,虽然额度不是太大,但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这就不得不让我们警惕其对国内通胀的助推作用。如果我们进口的主要是国外高科技产品而导致逆差,那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但是,石油、铁矿石等基础产品的大幅涨价,对国内通胀的传导作用非常之大。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6年来我国首现贸易逆差折射的问题。我们要加大贸易谈判力度,使得西方国家向我国开放高科技产品出口,扭转我国的进口商品结构。出口这驾马车必须加力,要保持人民币的稳定,以促进出口的根本复苏。同时,要严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对国内通胀的助推作用。(余丰慧 原题:首现贸易逆差背后问题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