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中国经济应从三个层面回归正常化
每日经济新闻
[世华财讯]国研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17日表示,中国经济必须从三个层面回归正常化,其中包括如何从应对危机时期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平稳退出。 据每日经济新闻12月18日报道,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发展中小城镇和转变发展方式等调整措施,被各界广泛认同。 如何看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17日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专访,从宏观经济正常化、信贷投放重要指标和管理通胀预期等几个层面,做了详实的解读。 NB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考察和把握2010年的宏观经济走向,应把握那几条主线? 巴曙松:我认为必须从三个层面恢复到正常化状态:一是宏观政策如何从应对危机时期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平稳退出,并转向正常化;二是如何在相对温和的增长环境下推进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调整的正常化;三是如何在全球新的背景和后金融危机环境下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常化。 2010年信贷投放约7万-8万亿 NBD:你所说的宏观经济政策正常化指的是什么? 巴曙松: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观察2010年宏观经济走势很重要的切入点之一是宏观政策的正常化,即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
“正常化”和“退出”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将从2009年的超常规状态,选择适当的时间窗口和政策工具,逐步回到正常宏观经济环境下所需要的正常化宏观政策。
所以,讨论退出机制成为2010年必然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条线索会成为观察2010年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主线。
NBD:可不可以说,信贷投放是观察经济正常化的重要指标? 巴曙松:的确是这样。在当前中国以间接融资占主导的融资结构下,信贷始终是观测宏观经济正常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信贷投放量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成为了2009年最突出的政策主线,也成为2009年影响金融市场最为显著的经济变量。 09年1-11月份的信贷投放9.21万亿,按2009年下半年的速度简单推算,2009年的信贷投放9万-10万亿之间,如此高速的信贷增长水平不太可能持续。 如果预计2010年GDP增长9%-10%,CPI3%左右,预留3%到5%的适度宽松的空间,2010年的货币信贷增长大概就在17%到18%的增长。根据历史上宏观经济运行正常情况下的信贷投放增长,2010年信贷投放大概在7万-8万亿之间。 通胀还须看资产价格 NBD:各方面的因素显示,2010年通胀压力很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管理通胀预期”,如何管理?
巴曙松:宏观经济政策正常化的另一个很重要的角度是管理通胀预期。管理通胀预期在研究界也有分歧。有观点认为2010年通胀只是预期,CPI大致只有3%左右,其中还有1%左右的翘尾因素。因此提出管理通胀预期过于超前,不利于经济的复苏。 事实证明,无论是宏观决策还是金融市场投资决策,CPI和PPI的预警性是值得怀疑的,在不少时期往往还成为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例如,在上一轮经济周期中,GDP增长在2007年二季度已经达到阶段性的顶点,进入回落周期,但是CPI依旧上行,直到2008年二月才达到顶峰。 因此,在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管理通胀预期”,实际上清晰看到了通胀不仅表现在CPI、PPI上,还往往表现在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上,还表现在一些不在CPI统计覆盖范围内的商品上。 消费面临重要拐点 NBD: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整政府管理与市场需求功能? 巴曙松:重点在于培育非政府的市场需求。宏观经济政策正常化的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是培育非政府的市场需求,降低对政府投资需求的过度依赖。 关于激发市场的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很多领域做了重要部署。第一,怎么激发除政府之外的企业投资需求,防止大型垄断企业在一般领域进行过度扩张。通过降低医疗,金融、通讯等这些社会投资领域门槛,来激发社会投资。第二,鼓励消费。200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考虑到价格因素)可能将达到近二十年来的最高点,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消费转型、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提升面临一个重要的拐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