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克友:尊重市场远比争夺利益更重要
据悉,山西实施的我国规模最大的煤矿重组进入收官阶段,但价格补偿问题却陷入僵局。同样的煤矿,煤老板认为应值几亿元,政府评估则补偿几千万元,巨大的落差导致双方矛盾加剧。
当政府之手介入既有的市场格局,又尤其要在利益分配中横插一杠子,争议和矛盾就不可避免。既然脱离了市场轨道,那么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想找到一个利益均衡点,比登天还难。政府方面说:已经按煤矿主原来实际缴纳价款的1.5倍或2倍给予赔偿,实在够大方了。而矿主方面则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煤矿现在市值多少,未来能产生多大效益,赔偿当然越多越好……尽管矿主们给公众的印象实在太差,但其遵循市场之道的商业思维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既然当地政府明知一旦卷入就百口莫辩,为何还要铁腕重组?冠冕堂皇的理由有二:一是安全生产,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姑且不论这次大规模的煤矿洗牌能否达到预期,在这两个理由背后,政府企图重新分配煤矿利益的目的已然清晰可见。
舆论普遍认为,山西煤矿重组是在金融危机下“国进民退”浪潮的一部分,并为此忧心忡忡。“国进民退”的本质,即意味着政府代表的国有资本更多地参与到市场中与民争利。尽管有关方面声称:洗牌后,国有、民营和混合经济的企业将形成2:3:5的行业格局,但比起洗牌之前,民间资本已然缩水。而且,什么样的民企可成兼并主体,大有文章可做。当地政府的选择和指定,难免暗箱操作、权力寻租———这成为利益输送的又一条管道。
而这种对煤矿利益的争夺,显然是以放弃对市场的尊重为代价的。它首先意味着政府对自己曾经承认的产权的否认。当年山西曾力推煤炭“产权明晰”改革,许多民间资本正是通过这种“市场化”方式获得煤矿运营权,而政策的朝令夕改,意味着产权也跟着荡起“秋千”。产权是市场的基础,产权都可以被这样任意“篡改”,市场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耐人寻味的是,当地官员称资源是国家的,本来就不该以那么低的价格转让给个人,以前是政府疏忽了,“要允许政府改正错误”。政府当然应知错就改,但是怎么改呢?前提之一就是要有法治精神、市场观念。既然犯错,就要按市场规律付出代价,而不是以放弃市场为代价。毕竟,尊重市场远比争夺眼前的利益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