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的内涵、成因及对策
当前,我国货币流动性问题比较严峻,由于货币流动性过剩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因此,经济界和决策层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当前的货币金融形势又具有特殊性,在流动性过剩的同时,社会上仍存在“信贷饥渴”。本文拟在对当前的货币形势进行较客观判断的基础上,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内涵、成因,提出平衡货币流动性过剩、缓解当前货币形势矛盾的对策建议。
一、货币流动性过剩与信贷饥渴并存
(一)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
1、目前的流动性过剩主要反映了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即相对于投资——生产能力来说,国内消费能力不足,如此不得不过多地依赖对外出口。因而造成了巨额贸易顺差,加上我国长期执行的积极引进外资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对外资的吸引力,结果形成“双顺差”,“双顺差”形成的外汇必须通过结汇转换成人民币。为此,中央银行只得以增发基础货币的方式收兑这些外汇,从而造成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大增。
2、M1、M2增速不相符,加剧货币流动性过剩。我国的货币供量划分为三个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根据2007年一季度末的数据显示,我国三个货币层次的增幅均较快,其中M2为17.3%,M1为19.8%,M0为16.7%,分别比上年同期多增1.5个百分点、7.1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2007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按照我国M2与GDP的1.79∶1比例,一季度大概M2多增了0.24个百分点,不算过快增长;增速最快的是M1,它比经济增长快了9倍多,所以,货币供给的增速过快主要是M1增速过快。
3、商业银行存差增加,存贷比降低。随着贷款余额增速的不断放缓,金融机构的存差持续扩大,据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底,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为33.54万亿元,各项贷款为22.53万亿元,存贷比为67.16%,比监管部门允许的最高比75%低7.84百分点,折算成可用资金为2.6万亿元。同时存贷比也在下降,截至2005年末,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3.17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3.8倍;金融机构存差达到创纪录的9.2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存量的贷存比为68.0%,新增量的贷存比为53.6%。2005年,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约只有53元转化为贷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近一半的资金则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
4、当前流动性过剩主要体现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过剩”,而并非所有金融机构的资金过剩。流动过剩只是集中表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可见,这其实是资金分布的结构性问题,而非全局性问题。从货币市场的融资情况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流动性过剩的载体,并且2006年过剩的数额(融出数额)比上年扩大。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吸收了绝大部分外汇顺差转化的人民币存款。同时,它们受到中央银行对贷款的严格监控,因而贷款相对较少。
(二)流动性过剩同时,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依然巨大
1、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突出。我国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5%左右,产值接近一半,而可得的贷款不足三分之一,如浙江,民营经济占到GDP的70%,贷款只占40%。
2、农村信贷缺位。四大国有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后,占全国人口总数65%、占国土面积80%以上的广大农村,实际上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在经营(邮政储蓄和极少数农行留存在乡镇的网点,它们吸收的存款,主要划存上级行,这就造成了农村资金大量“倒流”城市)。但农村的贷款需求到底有多大呢?据封国俊等人文章表明:仅就广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调查,至少还要增加3万亿元的购买力。
3、各地经济快速发展对建设资金需求依旧强烈。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环渤海经济区的形成,加上东部也要力保领先地位,资金的缺口是巨大的。
二、目前货币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一)外汇“双顺差”以及外资的额外流入是直接原因
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长期“双顺差”,这种情况从2005年变得严峻,到了2006年末,“双顺差”达到创纪录的1774.7亿美元,当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1.06万亿美元。2007年一季度继续这一趋势,三个月外汇储备净增1357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突破1.2万亿美元大关。估计这种趋势今年内还将继续下去。为此,为了收购大量新增外汇,央行不得不发行大量基础货币和票据进行“对冲”,这当然引起货币供应量(M1和M2)的激增,从而表现为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和票据的大量增加即流动性增加或曰过剩。
(二)银行存款持续高增长,是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按现价计算,1978~2006年我国的GDP平均年增长率为9.67%,总量增加了57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343.2元增至11759元,增长34.2倍;农民可支配收入由133.6元增至3587元,增长26.9倍;而居民储蓄则增长了767.3倍,远远超过其收入的增幅。从1990~2001年,中国居民储蓄率平均为40.4%,2005年达到48.2%,而同期世界的平均水平为19.7%。中国长期以来稳居储蓄率世界第一的交椅,而目前我国人均收入为1700多美元,排在世界125位。这样的情况直接推动我国实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最终又导致了外汇的猛增,形成贸易顺差。
进一步分析可看出,造成目前流动性过剩的两大因素有着同一“源头”,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高储蓄率和外汇“双顺差”则是国内需求不足这一事物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因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可以说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症结。之所以会产生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村购买力低下;经济上的对外过度依赖;“弱势群体”的出现,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率;高经济增长率中的高失业率等所造成。
三、平衡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对农业领域和中小企业的支持
一是由财政以发行人民币债券方式,向商业银行借款,然后以“以工代赈”方式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或西部大开发项目建设。二是各商业银行要按规定比例划出一定支农贷款,作为指令性指标下达。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但前提是坚持有关信贷政策,确保贷款效益和资金安全。
(二)调高利率,缩小存贷利差
从长远看,高储蓄率仍然是我国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提高消费率是必要的,但主要应以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为前提。以我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要把储蓄率大幅降下来,在短期还不可能。我们应追求一种相对均衡的储蓄率和消费率。所以,目前仍应采取鼓励储蓄的政策。这就需改变银行储蓄存款长期负利率的状况。根据我国目前实际的通胀率,以及人们的心理预期,我们认为,存款利率(以一年期为例)应再上调1~1.5个百分点;而贷款利率则可上调1~2个百分点,存贷利差缩小0.5~1个百分点。
(三)对外汇汇率设置临时性的上下限,以抵制外资投机套利的期望,减少投机性的外汇流入
我国资本市场最终将要完全放开,人民币应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为此建议在一定时期内宣布一个外汇汇率浮动的上下限,这样就可使各类人等均可事先心中有数,打消不必要的猜疑。为了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设立一个类似平准基金的外汇基金,分别以部分外汇和部分人民币组成。其职责是平抑外汇市场,以经济手段保持外汇汇率在设定的目标区内基本稳定。
(四)扩大货币市场的范围和规模,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覆盖面过窄,特别像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这样规模日益扩大的系统金融组织,更有必要进入市场。考虑到众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全部进入货币市场可能会造成工作量过大和单笔资金量过小的情况,可考虑让它们“组团”进入,以团体进行交易,然后在团体内部进行交易。总之,目的是要尽可能多地吸纳金融机构直接进入央行的调控范围,加大货币政策的力度和有效性。
(五)建立央行独立的物价—通胀率调统系统和指数发布制度
很多国家和地区包括世界银行都有自己的经济调查统计系统,它调查统计的内容有其独特之处。在指标设计和权重计算上既要简约,又要更贴近生活实际,应包括与货币、金融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如资产价格、居民的各种投融资行为、效果等,确保尽可能反映货币政策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影响和他们自发的对应措施,以期收到政策反馈之功。同时,央行统计系统应将购买住房的价格作为消费指标纳入CPI之中,并赋予其相应的权重。股市价格和居民其他投融资行为应设专列反映,以作制定相关货币政策的参考。
(六)鼓励和发展直接金融活动,建立完整的、相互补充的社会金融体系
发展直接融资应着眼于:鼓励大中型企业自主发行融资债券(其利率应在银行存、贷利率的中线);证券市场应降低中小企业入市融资的门槛,设立专门板块提供方便;放宽对业绩优良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直接面向社会公众募股的限制,承认企业内部集资的合法性;以法律形式保障民间借贷活动的合法性和借贷双方的正当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