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简介 功能说明 财富论坛 增值广告 视频集锦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关于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动态·信息 > 宏观经济 > 宏观经济 > 【安邦咨询】国内利率工具可能已在准备上膛
[公告]热烈祝贺由武汉市环保局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武汉市盛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企业增值网协办的环保公益活动全面展开!
 
  栏目导航
 
 
宏观经济
 

【安邦咨询】国内利率工具可能已在准备上膛

     5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离历史最高峰17.5%仅一步之遥,估计将从中国银行系统抽掉大约300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受此影响,3日香港市场的中国银行股和地产股双双下跌。广东银监局一位资深人士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最高可能会调到18%,绝对不可能超过20%,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空间很有限了。

      在我们看来,央行此次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权衡各方利弊的结果,意在实现多方位、立体式的政策目标。

      第一,抑制通货膨胀,防范经济过热。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始于去年底今年初的紧缩政策的延续。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季度环比折年率为12.2%。3月份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达到3.06%,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且为连续第七个月上升。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2%,PPI同比上涨5.2%,其中3月份CPI同比上涨2.4%,PPI同比上涨5.9%。一季度的经济数据表明经济过热的风险正在累积,通货膨胀也在抬头。PPI向CPI的传导时间一般在3-6个月,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效应,央行必须未雨绸缪。虽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提法并未改变,但近期央行多次强调政策的灵活性,事实上也持续采取了紧缩的政策。此前,央行已在公开市场连续10周实现净回笼,累计净回笼资金量达1.1万亿元。

      第二,回收外汇占款,避免套利空间。央行在防范经济过热和通胀时,还要考虑平衡国际收支这一外部目标。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背景下,若贸然加息,将会促使更多的套利资金流入国内。事实上,由于美联储仍然维持极低的基准利率并释放出大量廉价美元,央行的加息空间并不大。一季度热钱流入形势严峻。用外汇占款规模扣除新增外贸顺差和新增直接投资,一季度热钱规模为721亿美元,而2009年全年仅为695亿美元,热钱流入规模明显加大。国内的金融机构亦在升值预期下大举扩张外债,迫使外管局最近削减了银行短期外债额度。国内金融机构还调回境外资产发放国内外汇贷款,以获取更高的利息收益。这些都促使一季度新增外汇占款达7478亿人民币,相当于10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新增外汇储备高出617亿美元。因此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回收部分外汇占款,降低信用创造,同时不招致更多的投机热钱。

      第三,参与地产调控,阻击资产泡沫。当前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最高领导层的政治承诺非常明确,连续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都非常清晰地表达了一定要控制房价的政治意愿,北京市甚至动用了同一购房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的临时管制措施。央行此时的政策,可作为此次房地产调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收缩信贷、贯彻国务院调控精神的具体体现。另外,当前资产泡沫化的情况,在股票市场上也存在,其中以创业板为甚。4月29日审计署的报告显示,2008年农行47.97亿元的违规贷款中有部分流入了股市。如此看来,在2009年各大银行的突击放贷中,流入股市的资金规模恐怕更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关紧资金的闸门,阻止当前资产泡沫化过度发展,防止其威胁到经济的整体健康。

      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今年的经济形势是极为复杂的。对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必须因时因势,谨慎灵活。在当前内有通胀风险、经济过热,外有升值压力、热钱涌动的情况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说是央行统筹全局后最适宜的选择。值得市场关注的是,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已经多次使用,下一步要动用的可能就是加息工具了。可以认为,利率工具已经在准备上膛了。

浏览[402]
【首页】  【返回】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与我在线 ┋  管理 ┋  TOP

页面执行时间:<font class=red>31.250</font> 毫秒<font class=gray>(4次)</font><br>
本站当前有 <font class=red>1</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有 <font class=red title=>2</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发生在:2002-6-7 21:03:07<br>
本站总访问量:<font class=red>55</font> 人次<br>
本站统计时间:从 <font class=red>2003年6月</font> 至今<br>
  http://www.qyzzw.net/
mailto:qyzzw888@163.com
Copyright (c) 2005 www.qyz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