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经济呈三特点 2010年GDP增速将在8%
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晓鹏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三大特点;2010年中国GDP增速将在8%以上;今后几年内中国经济会存在的隐忧和风险在于:产能过剩和地方债务。 中新社援引中华工商时报12月31日报道称,2009年即将过去,在全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一年中,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存在哪些隐忧和风险?2010年又会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采访了经济学家、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晓鹏。 经济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胡晓鹏表示,回顾2009年的中国经济,要追溯到2008年年底我国启动的4万亿投资计划。2009年,我国经济迎来超过9000亿的中央政府投资和超过10万亿的银行信贷。对于全年经济,基本的判断是:总体走势节节升高,从一季度到三季度,增长率不断升高,四季度估计不会低于9%,全年“保8”没有问题。2008年底我们遭遇了金融危机,经济触底之后,2009年呈现出逐步改善、渐渐走强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分特点:一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还是来自于投资。今年投资的力度很大,主要是增速超过30%的固定资产投资;二是投资的分布和不同地区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西部10个省区的增速基本上都达到10%,中东部地区就要低一些;三是在全年大多数的月份里,表现出一个“量价分离”的走势。如在10月份之前,经济总量的增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物价指数如PPI和CPI持续为负。这暴露出一个信号:整个消费市场在2009年前三个季度的启动力度,是存在一些问题的。10月份以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善,CPI和PPI都出现了转正。 外部经济存在两大风险 谈及现在的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胡晓鹏指出,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表现来看,2009年三季度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速开始转正,还有欧盟的一些经济体,它们的经济走势虽然没有中国好,但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有所回暖的迹象,这个是全球的普遍情况。但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从国外来看,局部的金融风险的事件还在发生,像美国旧金山联合银行和一些其他主要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银行纷纷破产,又比如迪拜危机,这些事件可能对我们的信心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国外为了启动本国的经济增长,很可能对中国的出口采取对抗措施。而出口的状况能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实际上是目前中国经济短期内能不能迅速从危机中摆脱出来的一个关键。 明年GDP增速将在8%以上 胡晓鹏表示,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先说净出口,在外部经济没有发生大规模风险事件的前提下,我国的出口,只要能保持在比2009年略有提高的水平上,明年出口就将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今年整体来看,中国的净出口拖累了经济增长大概2个百分点;但从全年来说,出口的状况是在逐渐好转。今年中国的出口基数在降低,明年在这个较低的基数上,只要没有外部大风险事件出现,净出口有望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就不至于再对中国经济产生负的贡献,最起码今年负的2个百分点就会消去。 再说消费,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到增强居民收入,明年一定会在居民收入提高的政策上有所具体落实,这会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此外,今年9月份之后,我国的M2货币供应量增速小于M1,这是因为居民的储蓄出现了“活期化”倾向:定期存款开始转化为活期存款,这意味着消费者或者国民经济本身,潜在的消费意愿在增强。 综上,我认为明年的国民消费会有所提升。 最后来看投资,这方面应该问题不大。首先我国前期制定的各项规划,每年都在按部就班的推进,政府投资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投资是刚性的,不会半途终止。还有银行的信贷,今年是12万亿,一般认为明年也能够达到8、9万亿,投资在明年也会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速。 从“三驾马车”来看,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应该没什么问题,绝对会保持在8%以上。 产能过剩和地方债务成隐忧 胡晓鹏认为,今后几年内我国经济会存在的隐忧和风险主要有两点。一是前期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会带来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有些固定资产投资在一两年后才会形成持续的生产能力,如中央政府的1.18万投资也是分为两年,所以我预计,到2011年,产能过剩的压力会很大。二是地方债的问题。在这轮投资热潮中,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跟不上,它的资金来源是有限的,主要是财政和地方债,但地方债的规模被中央政府所约束,而在金融危机时期,地方政府的税收来源又有所变窄,地方政府将面临如何还债的问题。 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通货膨胀的问题。在目前形势下不应把它看得太严重。今年以来大多数月份里CPI都为负增长,适当的提高一些,可以理解为正常的反弹,但是合理的监控是必要的,防止它的增长过高。总体来说,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最起码是一两年内,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如何摆脱危机,形成中国经济健康成长的机制。中华工商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