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白事先生出动 大赚黑心钱
,“白事先生”的存在由来已久,他们长期游走于丧主和殡葬服务业之间。由于相关部门缺乏规范管理,一些利欲熏心的“白事先生”成了“白托”。有些丧主感到痛苦无助,不知道如何办理丧事,“白托”便借机坑蒙拐骗,从中牟利。这也助推了陈规陋习的抬头,加剧了殡葬业暴利。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老百姓祭扫已故亲人的传统风俗节日,也大幅拉动消费增长的好时机,同时,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也借机抬头,不法商贩活动猖獗。在北京各大医院附近的丧葬用品店,常有白事先生摆摊设点,他们盯上家中有丧事的人,利用丧主方寸大乱的心理,趁机大肆宣扬“老讲究”、“旧习俗”,赚取死者家属的钱。记者近日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采访调查。
“白托”扎堆 医院大讲旧习俗
“亲人突然故去时,太突然,脑中一片空白,幸亏帮忙料理的长辈告诉怎么做,否则就乱套了。”一位丧主告诉记者,“有老人或者经历过这事的人帮忙自然好了,但万一没有,只能找那些‘白事先生’咨询了”。记者了解到,丧主请“白事先生”主要是因为对殡葬程序不清楚,而且殡葬程序比较烦琐,陷入悲痛中的丧主也很难有精力操持这些事,这就给了“白事先生”可乘之机。
3月22日,记者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大门口左侧,看到一位中年男子蹲在一块写有“白事”字样的牌子前,“白事咨询……”中年男子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不停的向过路人小声揽客。记者谎称自己有亲人病重,可能不久于世,想咨询一下相关的情况。中年男子立刻问了一些很专业的问题:“倒头了吗?”“准备办多大呀?”随后向记者展开“一条龙”服务游说:要给死者烧纸钱、房子、车等,要停灵、搭棚、“接三”、请鼓手等,说只有走完这一套程序才算完整。接着又向记者推销各种价位的寿衣、骨灰盒,还声称比别的地方便宜。这位中年男子看着记者似乎有点不感兴趣,于是又从包里拿出一些北京郊区及周边地区墓地、陵园的资料说:“还能给您亲人看看风水,保证能挑选到好的银宅,可以庇佑后人。”
3月20日、22日,记者走访了北京朝阳医院、海军总医院周围的丧葬用品店均发现有“白事先生”在附近“蹲点”、“侦察”,到处搜集丧主信息,有的“白事先生”一开口就要10元“咨询费”,详细咨询要30元以上。这些“白事先生”往往与丧葬用品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记者总结了一下,经“白事先生”“策划”后的丧事大致形式为:在马路边或楼道口搭灵棚,披麻戴孝,吹打念经,开光送路,摆道场,扎制纸人纸马,大吃大喝;出殡时,鸣锣开道,旗锣伞扇,打幡摔盆,堵塞交通。
“一条龙”服务 巧设金钱陷阱
3月23日,记者在黄城根附近一家寿衣店暗访,店里的工作人员很利索的给记者开了一个单子,上面罗列了从死者“倒头”到最后火化所要办的事。然后一一划价后核算出总价,抹去“零头”说“2万全包了”。事实上,在北京城八区医院过世的,运尸费需200元,整容200元,中档告别厅1000元,普通的火花费380元,中档骨灰盒约1500元,这全部加起来只要四五千元。
“‘一条龙’报价的很多花费在实际办事时都变了。”,一位曾受过一条龙服务的王先生介绍说。一条龙服务一般有两大陷阱:一是低报价、高标准,就是说“白事先生”在报价时把价格报的很低,办事过程中会抬高标准;再就是立名目、乱要价。“白事先生”们往往不让丧属到明码标价、公示服务的正规殡仪服务单位的业务厅,而诱劝丧主主要在“指定”的丧葬用品店消费,他们好从中赚取回扣。本来并不需要花多少钱就能十分体面的办完丧事,一经“白事先生”的介入,往往要花费数万元。
据了解,一些受暴利驱使、利欲熏心的“白事先生”往往不择手段,不仅竭力推销大操大办、吹吹打打那一套,而且还说动丧属请和尚念经或是请道士做道场。其实,这些请来的“和尚”、“老道”很多都是社会闲散人员,假和尚们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念的是什么经,一些参与摆道场的假老道们也根本不清楚什么是道场。但是,充当一次假和尚、假老道就能轻而易举挣到数百、上千元。
办丧事啥时不再糊涂
“办场丧事不仅程序烦琐,花钱有时比办喜事还要多,不知道怎么钱就花出去了。”曾办过丧事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记者也采访了多位曾办过丧事的消费者,均表示自己是崇尚厚养薄葬的,办丧事也尽可能节俭,可除在正常殡葬服务上还有章可循外,其他的都是糊涂账。北京市每年要死亡10万人以上,许多群众都在家中料理丧事,这无疑给陈规陋习的泛起提供了可乘之机。而“白事先生”们“超前”游说、指手画脚,对丧葬陋习的回潮推波助澜,败坏了社会风气。
北京市殡葬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个别死者家属在所谓“白事先生”的鼓动下,大搞丧葬陋俗活动,引起群众不满。广大群众应摈弃丧葬陋俗,倡导“文明送葬、文明祭奠”,做文明好市民。《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殡仪活动中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禁止在殡仪活动中沿途抛撒纸钱;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制造、销售冥票和纸人、纸马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否则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与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目前,人们还不太承认“白事先生”这个特殊职业,许多地方也就没有相应的服务标准和管理办法,但社会的确需要这一服务。打击“白托”的同时,要制定“白事”职业操守、行为规范、收费标准等,使“白事先生”这一职业规范化、合法化、透明化。据悉,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今年将对全市17家证照齐全的殡葬代理机构的全体员工进行岗位培训,经考试合格,授予岗位证书,持证上岗,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将把这些证书在上海殡葬网上进行公布,便于市民验证、监督,对证照不全的殡葬代理机构,殡仪馆将不再接受其代理。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