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金砖四国旨在提高同西方的谈判地位
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16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 知名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指出,“金砖四国”作为多边主义的一种新形式,旨在提高同西方的谈判地位,要在合作的大前提下,平衡未来的国际决策。
据中新社报道,金灿荣同时表示,很多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是有矛盾的,“金砖四国”可以在里面起到协调矛盾、商讨如何共克时艰的作用,对抗没有好处。只有联手应对金融危机,推进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才能共同受益。同时,“金砖四国”的主张要想得到实现,必须有西方七国的参与,而不是对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骥如对此表示赞同,他说,“金砖四国”是合作、共赢的机制,并不针对任何国家,更不是要跟谁对着干,包括西方七国。冷静来看,单凭“金砖四国”不能解决世界问题。今年中国GDP四万四千亿,俄罗斯一万七千亿,印度一万二千亿,巴西一万六千亿,四国年度经济规模加起来大概九万亿,约为美国GDP的三分之二,差距还很大。
除此之外,沈骥如表示,中国一向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金砖四国强调对话与合作,并不是一个结盟机制。它的作用是要代表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改革诉求,通过对话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这些国家包括“金砖四国”、墨西哥、阿根廷、南非、埃及、尼日利亚等。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刘江永表示,“金砖四国”首次会晤的成果丰富、实在,领域宽泛,在应对金融危机、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落实联合国新千年发展目标、确保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刘江永分析,会议的召开本身就表明国际力量出现了更多元的发展,多边机制呈现网络化、多元化趋势,这是国际社会向多极化演变的新标志。这样的多极化并不是以军事集团对抗为特征的,而是以协调合作、共同克服危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为特征。“金砖四国”的会晤推进了多边机制网络化。只要有合理需求,“金砖四国”会成为新兴国家探讨机制的重要平台。
沈骥如表示,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需要“金砖四国”共同应对,进行充分的协调合作与磋商。从目前的情况看,四国峰会很有希望成长为一个机制性的峰会。“金砖四国”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体,经济发展前景看好,经济互补性强,这些都为“金砖四国”发展机制性峰会创造了件。
“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会晤后发表的的联合声明中说,应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承诺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使其体现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应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刘江永认为,这一声明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建立多元化货币体系是一个过程不可能马上形成,目前关于改革货币体系的细节探讨缺乏现实立足点,需要尊重当前货币市场的现状。美元的地位现在虽然受到质疑,但仍是强势货币,石油通过美元进行交易,期货市场用美元结算。国际货币新的力量正在成长当中,这一成长将从局部地区认可向全球认可这一方向发展,这一过程同样需要时间,才能慢慢形成超越美元的“后美元”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