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数据作假?分析邱晓华卸任统计局局长
上任仅7月,邱晓华卸任统计局局长
刚刚上任7个月的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没有任何先兆之下突然卸任。新华社昨天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决定免去邱晓华统计局局长一职,改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接任,但文中没有涉及任何任免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统计局司级干部的一轮人事大变动刚刚于9月底完成。
据了解,邱晓华9月27日还曾赴宁波参加“第三届长三角城市统计合作与交流网络年会”。
事先无先兆?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昨天并未对局长更换一事发表任何新闻公告,发言人办公室的电话也无人接听。但早报记者发现,在该局网站上公布的的“局领导”序列中,邱晓华的名字已悄然抹去。而序列中也只列出几名副局长,谢伏瞻名字并未取代邱晓华出现。
但在央行公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名单中,邱晓华的名字仍然赫然在列。
国家统计局大轮岗
邱晓华此次离职,时值国家统计局近期牵涉面甚广的人事变动刚刚完成。9月21日,国家统计局宣布,原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郑京平不再担任新闻发言人,改由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接任。
据悉,在此次大轮岗中,总工程师、投资司、人口与就业统计司等十多个司级干部更换了新人。原财务基建司司长贺常明,被任命为投资司司长;原投资司司长汲凤翔,被任命为财务基建司司长;原服务业调查中心主任宋跃征,被新任命为贸经司司长。
统计局新闻处处长张英香当时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此次人事变动是正常的工作需要,国家有规定政府单位要定期轮岗。”
当时曾有媒体评论称,时值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时刻,统计局干部轮岗意味深长。与央行、发改委等一样,统计局是目前国家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邱晓华本人也同时担任着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一职,今年以来也多次派出人员,与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人员一道,到地方进行调研,考察投资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情况。据悉,本次统计局轮岗的职务调整属于内部交流,在今年7月下旬就任命了,并报中组部备案。
今年上半年,发改委14个司局级干部也进行了大轮岗,其目的也是“要通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为改善和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而努力。 7个月的局长生涯
今年3月16日,48岁的邱晓华升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接任正常退休的原局长李德水。那时距此次卸任还不满7个月。
事实上,邱晓华虽然在局长一职上尚属新人,但他已经是一个24年工龄的老统计人。1982年,年仅24岁的他从厦门大学经济系统计专业毕业后便进入了国家统计局,一呆就是24年。先后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处长、处长、见习副司长、副司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副局长。
在邱晓华短暂的7个月局长生涯中,他的名字与任内如火如荼的宏观调控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值得注意的是,他一直主张投资增长高企不是中国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不主张对投资进行激进的打压。
今年8月,邱晓华在《人民日报》主办的双周杂志《人民论坛》上撰文称,“从深层次看,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才是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他认为,宏观调控在切实把住信贷闸门的同时,必须要有国际视野,“要围绕打破人民币升值预期、应对美元贬值风险多做工作”,“要在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在扩大进口、扩大海外投资等方面也要采取一些更大的战略性措施”。
在今年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邱晓华更是表示,围绕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应告一段落,“已经见到积极成效,现在要抓好落实,不需要什么新的措施。”
对于邱晓华的这一看法,当时很多国内经济学家均持有异议,认为投资增速回调可能是暂时的,各地潜在的投资欲望依然强烈。
“数据掺假”之争
除了对宏观经济的看法有争议外,外界至今对统计局的数据真实性仍存在众多非议。
在9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曾有记者提出“地方少报假报,数据掺水”的疑问,认为统计局的“美化”数据可能低估了目前经济过热的严重性。
“作为国家最高统计部门的负责人,我对中国统计在一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满意。”邱晓华当时回应称,但公布的主要统计数据“是实实在在的,是没有水分的、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任何一个人、一个社会公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法人组织只要发现任何一个统计活动中间有违法的现象,都可以向国家统计局举报。”
“统计局的最终目标就是打造一个阳光统计”,为了表示自己这一表态是“负责任的”,邱晓华指出,中国所有的统计数字的标准和方法,与国际上任何国家和国际组织所推行的完全一致。中国统计的方法、制度也是经过国际权威的组织、官员认证和认可的。
在邱晓华任内,他也的确为打造“阳光统计”做出了一些贡献。国家统计局曾专门聘请了两个国际顾问,一个是刚刚退休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部的前主任卡森里斯,这位曾在美国普查局任职的专家每年都到中国来,帮助统计局对有关的统计制度、方法、标准进行一番评估和认证。
此外,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著名华裔经济学家刘遵义也受到统计局特聘。“我们所有重大的一些统计标准、方法,也是请他来帮助认证和评估的。”邱晓华曾表示。
不仅是这些。8月,国家统计局还宣布,为了严厉打击统计弄虚作假行为,坚决维护统计信誉,已成立了统计违法举报受理中心。新华社当时评论称,地方统计部门在干部任用、保障条件等方面都依赖当地政府,依赖层层签订GDP增长责任目标的考核方式,诱发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热衷于“数据注水”,统计局此举正是对症下药。
尽管邱晓华对公布的数据真实性信心有加,但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王志浩和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都曾向早报记者表达了对各项数据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质疑,认为这一“自下而上”的数据可能存在地方政府“缩水安抚”中央的可能性。
学而优则仕?
如果说邱晓华的卸任是个意外的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的“空降”则是另一个意外。
“谢伏瞻担任统计局局长一职应该说是很适合的。”一位熟悉谢伏瞻的知情人士昨天向早报记者评论称。
尽管如此,对一向以研究人员的面目出现的谢伏瞻来说,就任统计局这样一个宏观调控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资料显示,现年52岁的谢伏瞻目前在国研中心仍然担任着大量研究任务,手上也有一批研究课题,副主任对他来说可能并不意味着一个“学而优则仕”的职位。据悉,他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宏观经济政策、公共政策、区域发展战略和企业改革等。
近年来,谢伏瞻先后主持和共同主持了《东亚金融危机跟踪研究》、《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政策研究》、《经济全球化与政府作用的研究》、《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
今年6月,谢伏瞻曾预计,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上升3%到5%。他认为,人民币之所以难以甩掉升值压力的包袱,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贸易顺差连创纪录有关。但他也指出,人民币汇率水平和中国目前的贸易顺差之间没有十分紧密、十分直接的关系。
而谢伏瞻对区域经济发展则更为关注。他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所以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坚持不懈地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他强调,必须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要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来增强欠发达地区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为不同地区的居民提供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
链接:邱晓华 谢伏瞻 邱晓华简历——33岁就震动经济界的宁化人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召开全局处以上干部会议,宣布邱晓华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成为国家统计局近10年来首位出身自本系统的局长。有分析认为,这表明新一轮的中国官员人事任免更加重视专业性因素。 作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邱晓华在业内早已为人熟知和敬仰。除了强劲的业务能力、钻研精神,他还给统计数字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在“十五”计划结束、“十一五”规划开局的节点上赴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势必要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转折1——童年梦想是成为作家或记者
第四章:地点。一般公司对地点的选择可能影响不那么大,但是如果要开店,店面地点的选择就很重要。
1999年9月,邱晓华回国家统计局担任副局长,同时兼任局机关党委书记。这时候的邱晓华已经是国家统计局乃至经济统计界的一尊利炮。2002年4月中国加入“数据公布通用系统”?穴GDDS?雪,统计发布方式规范化并加入对数据的解释与描述。与此同时,一些国家、机构对中国官方统计数据的质疑此起彼伏,已经使中国经济统计界不能坐视不理。邱晓华在进行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准备之后,痛快地驳斥了沸沸扬扬的“中国数字虚假论”。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关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的轨迹,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十五”结束、“十一五”开局的节点上赴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势必要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人物素描
邱晓华赋予数字生命力
当邱晓华踱步到国家统计局某个科室,与部门的同事交代工作时的谈笑风生,你一定不会把眼前的这个人与想象中的局长身份拼贴在一起。邱晓华更像是一位专家、学者。是的,他一直被称为学者型官员。
统计数字看起来是枯燥无味的,长久以来一直作为结果陈列在厚厚的书卷里面。邱晓华用自己对数字的理解和热爱改变了这一切。冷冰冰的数字与事实分析融合,或者勾勒函数用来预测。数字变成了最具说服力的证据。
如果你认为温和而幽默是他的全部的话,那就错了。因为在一场场新闻发布会上,他巧妙地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严肃地驳斥着国外学者对我国经济的错误判断。敏捷但毫不玲珑躲闪,直面尖锐问题,以数字为论据,用分析来阐释,用独到观点来震慑群雄。
邱晓华经典舌战美国学者
驳斥“中国数据虚假论”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劳斯基曾认为,中国内地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成长24.7%,但能源消耗量却负成长12.8%。虽然官方的经济增长数字可观,但造就的工作机会和物价增长却有限。据此怀疑中国内地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对此,邱晓华表示:“所有批评中国统计数据的这些作者所写的一些东西,他们的逻辑和他们的方法,甚至是他们论证的一些论据都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由于技术的变化,由于结构的变化,经济和能源消费的关系会出现不同的走向。”至于原因,邱晓华解释道:“在最近这四年,中国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GDP的能源消耗平均每年下降的幅度在5%。这说明通过节约能源的使用也能够推动经济的增长。”
在“十一五”的开篇之初升任局长,邱晓华从研究重心偏移到领导重心。一边是绿色GDP体系的深入研究,一边是全局工作的高瞻远瞩,不得偏倚更不得掉以轻心。种种挑战摆在他面前,等待着他像驳斥疑论一样的令众人俯首。
邱晓华简历
1976年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务农。
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系。
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家统计局工作,历任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
1996-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
1997年任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常委。
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
1998年9月到安徽省任省长助理。
1999年9月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2003年7月任国家统计局党组副书记。
2006年3月任国家统计局局长。
谢伏瞻简历 1954年出生于湖北天门市。先后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业部自动化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
1980年至1983年在人民日报社工作。1986年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局长、办公厅主任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1999年10月起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2001年分别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顾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年10月起任国家统计局局长。
1958年1月出生,福建宁化人。经济学博士。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统计师。 1976年参加工作,在福建省宁化县插队;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学习,1982年毕业分配到国家统计局工作,先后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处长、处长、见习副司长、副司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挂任安徽省省长助理等职。 1999年9月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3年7月任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副书记。 2005年11月任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2006年3月任国家统计局局长。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