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伯乐论坛伯乐(企业家)论坛伯乐论坛进入 → 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前瞻

您是本帖的第 160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前瞻
博美尔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41
积分:56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1月21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博美尔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博美尔

发贴心情
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前瞻

    在2019年的时候:有过“56789”的说法:中国民营企业创造了50%的税收、60%的GDP贡献、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就业、90%的企业数量。今天是2024年12月30日,中国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已变成了“66999”——60%的税收、60%的GDP贡献、90.9%的技术创新成果、90%就业、96.4%企业数量。从“56789”到“66999”,民营企业不再是“草根”,而是中国经济的“树根”,是中国经济的“黄金成色”:

    中国有5263家上市企业,3530家为民营企业,占比达66%;“2024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民营企业374家,占到全部上榜企业的75%;中国四大经济大省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民营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54.1%、57.9%、67.2%和52%。企业家不是“赚钱动物”,而是一个个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活泼个体。
    企业家最早做企业的时候,大多没有改造社会的理想,而是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底层的“生理需求”,无非是渴望赚钱、养家糊口。然后来到“安全需求”,他们对财富充满欲望,努力成为镇上的首富甚至进入胡润百富榜。接着是“社会需求”,他们爱上这份职业,希望在行业里打拼几十年,能够突破行业的天花板,受人尊敬。再接着,他们产生了社会责任感,养了几十人、几百人、几万个人,就要为背后几十万、几百万个家庭负责任,也要为行业创新和传承负责。最后,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开始追求人生价值。
    今天中国有很多民营企业家,已经满足了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相对于所有的赚钱机会和政策红利,中国企业家更需要的是——“尊重”。要相信企业家会办企业,也一定要尊重企业家。

    100年前,状元张謇下海创业,他在日记中的一段话,我今日读来特为感慨:“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这句话写的就是今天中国企业家的心声。我们不能与草木同腐,我们就是要做一分是一分,做一寸是一寸,这就是初版的“下定决心过好每一天”,这就是企业家的务实精神。
    有的时候,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但不妨碍我们仍然保持善良;有的时候,这个世界被粗鄙包围,小丑的笑声荡漾在每个角落,但不妨碍我们仍然拥有独立思想的勇气;有的时候,这个世界的戾气会令人窒息和绝望,但不妨碍我们仍然向往明天的阳光;有的时候,这个世界只会给有力者以掌声,但不妨碍我们仍然坚信道德的信仰和民间的力量;有的时候,我们会有无力感,无论你怎么努力,都可能一无所获,但不妨碍我们仍然日进一寸,功不唐捐;有的时候,平凡懦弱如你我,也会倔强得像一个西西弗。

让我们大喊2024年我最喜欢的两句话:
“努力到无能为力,再使一把力。”“下定决心过好每一天。”

02“生而全球”的时代已经到来
    想象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创造出来,然后与它一起成长。我有个朋友今年去东南亚考察时拍了很多照片。其中有一张在越南胡志明市拍的街景图,令人印象深刻。在这张图片中,我看到了小米、vivo、名创优品、三星、蜜雪冰城、苹果、AQUA,有美国公司、韩国公司、日本公司,又有来自奶茶、百货零售、手机、汽车等领域的中国公司。
    东南亚街头的这个日常景象,生动体现了什么是“生而全球”。“生而全球”的浪潮和“人工智能”革命,是这一代中国创业者最为重要的两个“百年机遇”。
2024年,我们举办了两场千人出海峰会。第一场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当时有1000多人参加,国内去了700多人。第二场是9月份在厦门的一个高峰论坛,也有1000多人。我们和建发一起办了两场出海论坛。另外,我们还组织了11次出海考察、10次线下分享、35场直播,制作了7份出海晓报告。
    过去两年中,我产生了一些对中国企业出海的观察和心得。先分享一组数据。从2004年到2024年,20年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35倍。从2013年到2024年的十年里,年均复合增长率81%。在今天的中国,任何一个行业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都是一件特别让人兴奋的事。截至2023年底,A股上市公司的海外建厂数量是421家,在过去五年里翻了一倍。出人意料的是,中国企业出海建厂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中国外贸的“老三样”是指服装、家具和家电。中国的家电头部企业,已经完成了全球化的布局。
    海尔在海外有60家工厂,海外营收占到总营收的53%。海信在海外有18个生产基地,营收42.5%来自海外。美的在海外有22个生产基地,总营收中41.92%来自海外。TCL有12个海外生产基地,总营收中46%来自海外。
    我最早去这4家企业的时间,大概都在1990年代中期。当年这些企业都还在制造业“微笑曲线”的底端,只能靠规模、成本和企业家们的勤劳,在全球的家电行业中顽强生存。
    几十年后,这些率先出海的企业,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家电跨国公司。“新三样”是指新能源汽车、光伏、动力电池。截至今年年底,在海外建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为106家,布局年产能为182万辆。海外建厂的光伏企业有40家,它们把四分之一的产能布局在海外。中国动力电池产量占到全球80%以上,其中有20家企业在海外建厂,国内现在的产量是650吉瓦时,海外规划的产能是360吉瓦时。

    从企业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经历过四次外溢。第一次发生在1990年代中期,出海主力是零部件企业。1993年,浙江万向集团在美国底特律附近,建了一个万向节配套工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启用了新的三驾马车之一,叫作“Made in China”,制造业出现了第二次外溢。当时的特征是,大量商品出海。第三轮出海发生在2010年代的中期,“跨境电商”兴起。与第二次出海潮不同,跨境电商玩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并通过亚马逊、阿里巴巴速卖通、独立站等电商平台快速卖出。
    当下发生的是第四次全球化外溢。我们在海外建设工厂,把设备、技术、人才、资本移出去。我认为,这一次中国企业出海是工业革命以来,史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大迁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
   在中国之前,日本也发生过一次制造业外迁。日本在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阵营第二大经济体后,国内市场迅速饱和,产品出口量激增。1970年代中期,美国把日本视为经济上最大的竞争对手,开始对日本发动贸易战。如今我们常听说的“超级301条款”,其实是当年美国人为日本企业“量身定制”的,今天被用到了中国企业身上。与此同时,为了狙击日元,1985年美国和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
    在此背景下,从1980年代初期到1990年代中期,日本企业开始出海。十多年后,出现了一个“影子日本”。如今,日本在海外的法人主体有2万多家企业,海外子公司营业收入占到总公司收入的82%。海外制造占到日本制造的70%,海外净资产规模占到GDP比重的75%。这些产能、资产、能力,都发生在日本国境之外。表面看,日本企业出海对中国来说似曾相识。两者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诱因都是国内产能饱和,行业内卷严重,外部条件也相似,都遭遇了来自美国的狙击。

    但专注到企业出海的内在,两者差异巨大。30多年前日本企业出海,70%的投资项目布局在欧美国家。日本的出海主力军是大型企业和财团,产品主要为制成品,集中在冰箱、空调、洗衣机、汽车等领域,没有参与所在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他们对外输出的是,丰田、松下和索尼的工厂管理模式。今天中国企业的出海则不同:第一,我们主要去的是发展中国家;第二,中国企业出海是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不仅有制成品工厂出海,还有大量工业中间件企业出海;第三,我们参与了所在国的工业园区的建设;第四,中国企业对外输出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
    最后,我分享下中国企业出海的五个新特征。
   1不仅是产能的梯级转移,更是市场的梯级开发。今年6月份,有一家叫科达的佛山企业,在非洲建成了它的第18条瓷砖线。科达做瓷砖生产线,2016年前往非洲建厂。在过去8年里,它们在肯尼亚、加纳等国家,雇佣1万多名工人,瓷砖产量达1.5亿平方米。
    今天中国企业出海的主要国家,分散于非洲、东南亚、墨西哥、中东、中北亚。由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基础、产业结构有所不同,消费需求也有所不同,所以中国企业到不同的地区会种下不同的树,结出不同的果。
    我们来看金牌家居,一家福建的出海企业。它第一次出海是在十年前。2015年,它参加了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厨房卫浴展(KBIS),进入了美国市场。2019年,美国向从中国进口的橱柜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最高税率分别为262.18%和229. 24%。那一年,金牌在泰国建了他的第一家海外工厂。到了2022年,美国启动了第二次反倾销调查,核查海外办厂企业,相关产品零部件配套与原材料采购本地化比例的情况。换言之,就算把中国生产的零部件拿到海外做组装,美国仍然要收税。
    我想,特朗普再次上任后,这类调查只会更多。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在海外搞更大的产业配套,把产能、原材料、生产链、供应链等都搬出去。于是,2023年金牌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投资建设更大规模的生产工厂。总裁潘孝贞告诉我,今年11月他们在美国达拉斯又建了一家卫星工厂。
    但是中国家居企业要到美国办工厂,几乎找不到配套资源,很难运营下去。金牌的应对策略是,把中国的人才和工厂平移到美国。
    第一,把中国的技术人员、设计人员、营销人员,派到美国去。有趣的是,因为当地理发很贵,这些人还学会了给同伴理发。
    第二,今年年初,他们在江苏泗阳建了一个5000平方米的车间,把所有能够想到的环节全部想明白,然后把它拆散,再把各部件用集装箱送到美国,最后在达拉斯组装起来。
    整个过程就像文物部门异地重组古建筑一样小心谨慎,生怕美国的供应链配套不齐全。这也侧面说明,我们要对中国的供应链、工程师和制造能力有信心。全世界最好的工人,最好的工厂,一定在中国。当年日本人做产业转移的时候,把最好的生产线留在了日本,次一级放在了欧洲和美国,再次一级放到了中国。所以,中国在1980年代拿到的生产线,都是从欧洲、美国、甚至韩国淘汰下来的。
    今天中国不一样。我们是把最先进的生产线和最好的技术搬到非洲去,搬到美国达拉斯去,这是产业的一次大规模“平移”。潘孝贞说,他们的终极计划是在北美建五到六个卫星工厂。未来,中国企业有机会服务全球的家庭,来推动全球家居消费的升级。

    2不仅是工厂的新建,更是工业园区的整体开发
    我这次做出海调研,经常听到一句话:“有中国工厂的地方就有中资园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有无数跨国公司在中国设厂。但是我们未曾看到任何一个专门为美国企业、欧洲企业或日本企业设立的大型产业园。但是,中国企业正在把1990年代出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开发区模式,搬到全球各地。据统计,中国企业在全球已经建成了120家左右的大中型产业园区。
    有一家企业叫华立,这是我调研以来,中国最早出海的企业之一。它在2005年在泰国建了第一个中资工业园区,2015年在墨西哥又建了一个产业园。这两个园区,分别带动了5万和1万的当地就业,创造了上百亿元的工业产值。这个同学叫曹军,2017年年末,他听了我的年终秀。当年的年终秀有一个预见叫作“买好资产投穷国家”,他就是在那时跑到柬埔寨,如今,已是柬埔寨华商联合总会的主席。
    去年7月,他陪我参观了柬埔寨的第一家中资工业园区,建于2008年的红豆,里面有100多家企业。我参观的时候,柬埔寨刚好开通了全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四号公路”,由中国帮助投资,从金边到西哈努克港。这条公路的两侧,过去一年半时间里,涌现了将近10个中资园区。
    今天在柬埔寨这样的小国,已经有13个中资园区正在运营中,有5个已经签约在建。这些园区“骨肉兼备、五脏俱全”,有码头、发电站、污水处理厂、货运机场、公共保税仓、综式基地、职业学校、餐厅、商场、银行、幼儿园等设施。所以,独特的开发区模式和经验,是本轮中国企业出海的最大特色之一。

    3不仅是产能的单向输出,更是供应链的整体联动
    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在海外办厂的已经有100多家了。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海外年产能也有180多万辆,整车厂出去后一定会有零部件企业出去。截至今年年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工厂在海外已经建了86个,都是包括电池、玻璃、压轴结构件、热管理、摄像头、座椅、空气悬架等在内的专业工厂。高盛在今年秋天发布报告《变革中的中国:聚焦产能周期》显示,中国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出海,带出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
    根据高盛的计算,中国在建一家新能源的汽车工厂,大概是20亿到80亿人民币左右,只需花费一年半的时间。欧美国家则需要三到五年,同时中国车企的制造成本比欧美同行低了47%。我们为什么能够把成本打到低47%?得益于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这是中国制造的巨大优势。
    建发和我们合作了很多年,是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在过去很多年,它把全世界的大宗商品,钢铁、大宗粮食卖到中国。这两年中国企业出海,建发又将其由外而内的能力,由内而外进行辐射,在信息、物流、金融、商务等方面帮助中国企业出海,成为中国企业供应链里面最重要的服务商。它们在海外有50多个公司和办事处,在170个国家建立了业务关系,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如果今天在座的、直播间里的企业未来你们要出海,要找供应链服务商,建发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对象。比如,建发就和格林美合作。这是一家做废旧电池回收的上市公司,建发为它提供原料和产品的进出口全链服务,同时,还通过期货工具帮它做价格平抑、价格管理。
    今年,格林美和建发还做了一件轰动中国航运行业的事情:他们在武汉长江中游的武汉港和印尼港之间实现了“一船到底”的运输模式。

    今天中国企业出海有两大战略力量,第一叫作链主企业,他们起到“带头大哥”的作用,集成配套;第二是供应链服务商,他们整合资源,优化提效。

4不仅是企业的单打独斗,更是政企携手的协同作战
    我今年去了一趟绍兴柯桥,那里有中国最大的纺织集散基地,叫绍兴轻纺城。我到柯桥调研时,他们给我讲了个故事:2020年,绍兴柯桥有5位企业家跑到埃及尼罗河领域种棉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
    埃及有一个工业区,叫苏伊士运河工业区,从那个工业区运到非洲所有国家免关税,6天时间可以到达欧洲的任何国家。
我问:“当柯桥企业家去埃及种棉花了,他们跟绍兴轻纺城还有什么关系?”
得到的答案是:他们必须跟我们有关系,他们在埃及种棉花,他们就需要最好的剑杆织机和喷水织机。绍兴必须要能够生产全世界最好的纺织设备,他们需要印染设备。绍兴今天有最好的棉水印染,开发出了不用水的印染技术,能够生产航天火箭里用的纺织面料,他们需不需要供应链?需不需要订单?需不需要全球的纺织信息?
    从设备到纺织信息,绍兴轻纺城一定要具备这些能力,才能避免产业的空心化。
    今天中国沿海的工业强市、工业强县、产业带,说到企业出海的时候都会喜忧参半,喜的是有可能“腾笼换鸟”,产业能够向全球辐射,忧的是鸟飞出去,笼子里没有鸟了。为避免产业空心化,政府和企业需要进行协同作战,认真地打好这一次中国企业出海的重大战役,这些是未来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中国产业必须面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非常具有中国特色。
    我们在苏州做调研,看到了一个案例:1994年,新加坡政府帮助苏州建立新加坡工业园区,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应该是中国做得最好、最成功的工业园区之一,200多平方公里,工业产值3000多亿,常住人口100多万,是个特别成熟的卫星城。这两年苏州很多企业出海,苏州政府干了一件事儿:他们在新加坡租了一个1.6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所有苏州地区到东南亚的企业,先到这个地方共享办公、孵化、政策对接、客商对接,然后在东南亚进行投资建设。
    这是一个跨越了30年的“双向奔赴”。新加坡的李显龙讲过一句话:“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以平等的姿态参与竞争,而不是处于追赶者的地位。”因此,政府参与建构各种层级的综合服务模式,避免产业空心化,实行双向的链接,让所有的出海企业真正感到“娘家有人”,是中国企业出海的第四个特点。

5不仅是制造能力的输出,更是商业模式的全球化创新
    我4月份去了一趟欧洲的比利时列日,列日地处欧洲中心,阿里巴巴的菜鸟在那里建立了一个超大的物流网络。在工业革命时期,全球物流靠轮船,靠货车、火车和大卡车。船和车是全球物流最重要的两个工具和战略模型。
    在今天的互联网物流时代,货运机场成为了新的电商物流的战略模型。到2024年底,中国物流公司已经在海外建成了2500个海外仓,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米。
    再来看名创优品,这家企业应该是过去十年,中国最成功的线下零售品牌之一。2013年11月,在广州中华广场开了第一家店。今年6月份,名创优品在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开了一个800平方米的旗舰店,这是第一个在法国香榭丽舍大街上开品牌店的中国品牌。今天,名创优品在国内开了4250个店,在海外开了2900个店,遍布了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
    这十多年来,它充分利用中国的供应链,在全中国和全球合作了1400个供应链企业,同时把全世界的很多IP,如漫威、天线宝宝引进,进行衍生产品开发,每年开发1万个SKU。
    2015 年,我第一次见到叶国富,我记得他跟我说,吴老师,我以后要把店开到海外去。客观来讲,当时我是不相信的。现在他在海外有近3000家店。前两天我到他企业调研,叶国富跟我说,未来十年,名创优品要带领100个中国IP走向世界。
    我们希望他能够把更多的中国 IP——从熊猫到孙悟空,放到全世界。今天我特别愿意把叶国富的这句话分享给大家,“没有勇气,何来运气?”运气在哪里?无论是在中国做生意,还是出海做生意,所有的运气都在一块磨砂玻璃的背后,你必须要用你的拳头,用肉做的拳头去打那块玻璃,打得皮开肉绽,有可能背后是个空,有可能后面会有运气在,但没有皮开肉绽的拳头,永远不会有运气在。
    从赵德力到叶国富,到每一个人,包括厂二代们,千万记住,天上没有运气,地上没有国运,所谓的运气,所谓的国运,都是要我们用拳头、用勇气去把它给打出来。我们这次企业出海就是要展现中国企业家的勇气。
    30多年前,日本企业出海面临的难题,在未来的十年内,我们都会一一遭遇。我们如何防止中国产业的空心化?我们如何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如何适应所在国的政策和宗教?如何适应当地的工会制度和社区文化?如何完成派遣员工和当地员工的融合?如何实现核心技术的梯度化转移?如何完成供应链的培育和整合?如何规避海外公司的资金安全风险?
    这一次中国企业的出海不再是一次野蛮创业,而是需要理性、建设性、避险性。我们与60多个企业组建了一个华商出海产业服务联盟,希望能够帮助到我们想要出海的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25/1/12 12:28:36
余姚阻达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51
积分:64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1月21日
2
 用支付宝给余姚阻达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余姚阻达

发贴心情
这一次中国企业的出海不再是一次野蛮创业,而是需要理性、建设性、避险性。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25/2/28 22:18:14

 2   2   1/1页      1    
Copyright ©2000 - 2006 企业增值网
页面执行时间 0.09375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