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至个人,大至国家,我们都渴望改变与创新。然而当现实条件不具备时,我们往往就因此放弃了行动。结果是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早已解决掉了;没有能力解决的,依然搁置着,生活只能原地踏步。
2.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清思维,将对错与合理区分开来,先对错(事情要不要做),后合理(解决如何去做),创造条件,变不合理变为合理,以实现难为之事。
3.摸着石头过河是典型将对错与合理区分的逻辑,要不要过河是对错问题,如何过河是合理问题,在无桥无路的情况下,先摸着石头过河,在过河的过程中解决过河的问题。
一头小象在出生时就被一根细绳拴在了树下,它曾试图挣脱,然而树太大、绳太粗,反复几次后,终于放弃了。后来小象长到足够强大,可以很轻松地挣脱缰绳,可它还是选择待在原地,不去做追求自由的尝试。大到社会、组织,小到个体,都会遇到小象这样的问题,渴望改变,却因受制于能力、习惯、既有的观念,导致放弃挣脱缰绳的努力,美好的生活也与我们失之交臂。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想要买房,却因高房价、低工资这条“缰绳”而放弃行动;想要照顾父母,却因时间少、工作忙这条“缰绳”而延迟回家的行程;想要升迁,却因学历低、空间小这条“缰绳”而迟迟挪不了位置……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将对错与合理混为一体,对小象而言,要不要挣脱缰绳回归自由,是对错问题;如何挣脱缰绳,是合理问题,树太大、绳子太粗,这些都是合理性问题的范畴。正确的顺序是先对错,后合理,小象的悲剧在于因为树太大、绳子太粗这一合理问题而放弃挣脱这一对错问题。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会陷入的误区,常常因为条件不充分而放弃做准确的事情,而不是因为事情是正确的,即使条件不充分也要创造条件达成。
很多时候并非我们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在思维上将对错和合理混淆在一起,即使条件已经充分了,我们也会潜意识地认为能力不够,而放弃追求更好的机会。自觉地将对错与合理区分之后,先对错,后合理,这样对错就不会被合理所干扰,当确定了这件事情是对的,我们就会千方百计达成目标,甚至将不可能实现的变为现实。绝处逢生就是这个道理,当求生的愿望足够强烈时(对错问题),我们就能够穷尽一切办法化险为夷(合理问题),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思维却无法达到这一高度,只能循规蹈矩、碌碌无为。
上述提到的困难,当然还会有方法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用方法不足去否定对错,没有了方向,行动也就随之停止了。区分对错和合理之后,即使我们离目标很远,只要不停止脚步,每天的能力都在更靠近目标一步,终有一天我们会如常所愿。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国的发展功不可没。这尤其体现在几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厘清对错与合理:“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大行其道,整个社会的思想处于禁锢状态。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解决了对错问题,接下来新方法,新创新,就可以尝试,可以实践。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姓社姓资的讨论,邓小平确定“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再次解决了对错问题,建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强国富民之路。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来了,开放政策受到质疑。
邓小平明确指出,新鲜空气是必须要进来的,这是对错问题。至于“苍蝇蚊子”这一合理性问题,可以打死它,也可以安装纱窗。当然,例子还有很多。每次当改革遇到问题时,邓小平都能力挽狂澜,坚持做对的事,将步子先迈开,在改革的过程中解决改革问题。畅想一下,如果不是这些英明决策,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无从谈起,甚至会成为苏联或者朝鲜。无论是个体,还是国家,导致事情停滞不前的,往往不是资源缺乏或者能力不足,而是我们不能将对错与合理厘清,从而放弃了变化的机遇、创新的机遇、发展的机遇、追求更美好未来的机遇。先对错,后合理,我们就能够将正确的事情持续做下去,就会避免陷入小象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