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曾有人对正在欣赏名画和交响乐的人群进行测试,发现他们在欣赏时身体内各系统的功能处于平衡和协调状态,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指标均很稳定。这表明欣赏确实是一项有益健康的活动。欣赏者本人也大都有切身体验:欣赏当时乃至过后的一段时间内,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愉悦感、轻松感和幸福感,这是其他任何一种休息方式所难于达到的。
还有一种欣赏叫“自我欣赏”,是指人欣赏自己的“创造成果”。自我欣赏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会比欣赏他人作品得到更大的心理满足,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范围再扩大一下,当人的劳动成果或生产技能被别人当成一种欣赏目标赏识时,其感觉也一定是相当不错的!
走笔至此,让我想到“豫让报恩”的故事。
豫让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四大刺客之一,先后投奔过范氏和中行氏,默默无闻,难以成名,于是跻身于智伯门下。智伯对豫让既尊重又信任。智伯后来在攻打赵襄子时被杀,智伯逃往在外,隐居山林之中。他自言自语道:
“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为了兑现这个诺言,豫让改名换姓,潜入赵襄子后宫里,赵襄子差点被刺死。豫让在审讯中坦然供出刺杀赵襄子是为智伯雪恨,赵襄子身边的人建议杀死这个危险人物,赵襄子却宽大为怀。
释放后的豫让仍不甘心。有一次,赵襄子外出,路过一座桥,突然有人从桥下窜出偷袭,几乎把他从马背上倒翻下来。赵襄子镇定自若:“这一定又是豫让跟我过意不去!”随后,派人在桥下搜寻,果然是豫让。
赵襄子责备豫让说:“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中行氏吗?智伯灭了范、中行氏,你不但不替范、中行氏报仇,反而屈节忍辱去臣事智伯。如今智伯身死国亡已经很久,你为什么如此替他报仇呢?”
豫让回答:“当我侍奉范、中行氏时,他们只把我当作普通的人看待,所以我也就用普通人的态度报答他们;而智伯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也就用国士的态度报答智伯。”
赵襄子对豫让说:“你为智伯尽忠报恩已经成名,而我对你的宽宥已仁至义尽,现在我不再给你提供机会了,最好由你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结束我们之间的怨仇。”
豫让被看管了起来,丧失了个体自由,求死不得。他转告赵襄子:“事到如今,我束手就擒,再刺杀你已不可能,我希望你把你的衣服交给我,让我以剑刺杀,以安慰智伯的亡灵,我死而无怨了。”
赵襄子于是脱下自己的华服转送给豫让,任其刺击。豫让得到衣服后喜出望外,拔剑对衣猛刺三下,然后仰天大笑:哈哈!我总算报答了九泉之下的智伯了。接着横剑自刎。
豫让的事迹不断鼓舞着后人,其精神形象经过许多杰出历史人物的引伸充实,逐渐演化为一种崇高的人际关系理念,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就总结得很精辟:
“明君之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外不知内,唯患内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不患贱不知贵,惟患贵不知贱。故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
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总是无止尽的,但眼光不能老是盯着外部。很多企业在感叹人才匮乏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家里人”。
真正说起来,毫无才能的人是没有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情况倒是大有人在。在某次关于毕业生如何选择专业的报告会上,一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九种与专业有关的能力,即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分析型思维、综合型思维、记忆技能、计算技能、推断能力、两维空间定位能力和三维空间定位能力。接着他又列出一百种职业供对照参考,听完报告后,学生们很快就认识了自己具有的某种专业条件和天赋才能。
对于任何一种职业,我们都可以列出其许多特点,其中有一个特点最为重要,其余的特点则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这种方法叫做职业图解。这样,每种特点便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并根据它与该种职业是否相宜,判定其优劣。
看一个人,就是要看这些特点在他身上发展的程度如何。这种按照发展程度排列每个特点的方法称为个性图解。
每一个人都具备一种应该得到充分发展的职业特点。某个特点发展的程度较差,恰好从反面证明了与之相对立的那个特点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
例如“冲动性”是指对情况的变化反应迅速、思维敏捷、行动及时。这种特点是优点还是缺点呢?不能一概而定,如果说对市场营销人员是优点,那么对财务人员则可能是个缺点。
人无优劣,仅有差异,其实每一个员工都是人才,关键在于怎么使用。
管理者要正视员工的这种差异,发现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并恰如其分地利用这种差异。只有这样,每一位员工的劳动价值才能够得到体现,他的尊严才能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