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腾飞,1972年2月8日生,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精华学校教师。袁腾飞认为:历史教学不能离开历史基本知识的讲授,但一定“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说:“历史课的学习,识记是基础,运用是目的。”因此,他的课重在激发学生思维,重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重在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思想、观点教育。仅看其人的历史教学观点,可能被人误认为是一个不错的历史教师。但事实又是怎样的?
袁腾飞恶毒诽谤毛泽东的语言,网友已贴出很多。窥一斑而见全貌;我且先择一条来评判一下,看他是不是在实践自己的历史教学观,认识一下其人其言。
——毛泽东自己讲嘛:“抗日战争急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抗日战争这玩意是打消耗的事,谁急谁先死;解放战争这是抢天下啦,这不能拖这个!中国人的这个战争的特点在两场战争里体现的非常清楚:“外战外行,内战内行”,打自个人都厉害着呢。袁腾飞的此番谬论,是否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观点呢?
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是中、日国力悬殊的一场战争,日本当时是陆、海、空军力强盛,而中国当时的军械制造水平,轻武器就是中正造步枪,重武器就是迫击炮;凭着处于绝对优势装备水平和武士道精神,日本扬言半年之内占领全中国。实际情况是,日本确在半年时间内全面击溃了中国军队,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国民党军一败涂地,国民党内部悲观情绪蔓延,亲日汉奸势力抬头,最后也出现了汪精卫这号卖国贼、大汉奸,国民党军队投敌人数数以百万计。针对速胜论与悲观论二种错误观念,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这篇著作,系统阐述了中、日力量对比、长期战争资源与潜力、及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从而统一了全国抗战的战略思想认识,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这部不朽的军事著作,不仅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的战略指导思想,也引起国民党军政的高度重视与采信。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在回答蒋介石的咨询时,以非常肯定的语气概括说: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此后蒋介石便将这句话下达全军,作为抗日战争的军事指导思想。从此以后,全国抗战进入了漫长的战略相持阶段,而为了坚守这个相持阶段,达到保存壮大实力、消弱敌人的战略目的,中国军民仍然付出了重大牺牲;拭想如果像抗战初期那样进行决战式作战,中国抗日力量必将难以为继。这就是“快不得”的道理,也是毛泽东对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之后,蒋介石拒绝中共及各民主党派建立联合政府的倡议,在美帝支持下,发动内战。由于当时美、苏二大集团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欧洲争霸方面,尚无暇直接介入中国内战战场,从时机上来说迅速解决内战问题,则是避免国际介入、遭人控制、或被分裂等不利局面的需要。在国民党军有意将战争引向解放区,破坏解放区的人力、物力等战争资源的情况下,毛泽东审时度势,在指挥解放区军民取得粉碎敌人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的战略性胜利之后,作出了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反攻的战略决策。这就是“拖不得”的道理。历史已经证明,这一决策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将原计划五年解决内战问题缩短为三年;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与不平等条约,保证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政治地位。
“外战外行、内战内行”,是共产党对蒋介石政府“九一八事变”后“不抵抗政策”、坚持内战的政治批判,是对国民党内投降派、悲观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历史审判。而袁腾飞却将这句评语用到了毛泽东的头上,结合以上历史背景来看,哪里还有什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简直是一派胡言。
在抗日战争前后,国民党掌握着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及其国际援助,在日本虎视眈眈之际,错误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作抗战准备,消灭异己,解除坚持长城抗战的冯玉祥等爱国将领的军事指挥权,屠杀抗日将领吉鸿昌,阻击北上抗日的红军组建的北上抗日先遣支队,先后将几百万人的军队投入中原大战、及对红军的围剿。此正是蒋介石集团“内战内行”的表现。西安事变爆发后,毛泽东以民族大义为重,说服党内放弃几十万共产党员与红军被国民党杀害的血海深仇,劝说东北军、西北军高级将领和平解决事变,避免了国民党内部分裂与内战的爆发;并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意工农红军接受蒋介石政府的改编与领导。何来毛泽东“内战内行”之说?
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指挥的国民党军队仍未做好抗战准备与部署,初期的各个正面战场上要么一触即溃,要么打成淞沪会战般的添油战术。同时,不敢放手发动人民武装起来,并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诸多限制,几次掀起反共摩擦高潮,“皖南事变”便是典型的一例。此正是蒋介石的“外战外行”。
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却解决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思想问题;指导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投身到抗日救国之中,建立起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抗日武装。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从初期3万余人开赴抗前线,发展壮大到110余万人,建立了人口1亿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在凶残的日军面前,这一切靠的是正确的战略战术与英勇不屈的顽强斗争。这些数据与事实则说明,毛泽东不仅不是“外战外行”,而且对抗战胜利居功至伟!至于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之所以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以弱胜强,有经过抗日战争血与火锻炼的一百多万人民武装敢打硬仗恶仗这个力量基础,更有政治正义和战略战术正确等方面的积极因素。蒋介石自己最后也承认:是国民党自己打败了自己。正说明毛泽东能够成为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共产党能够成为执政党,恰是历史的选择与人民的选择!这岂能成为毛泽东“内战内行”的评判依据。
“抗日战争急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这句充满政治与战略智慧的精辟谈话,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从中要分析和领会的,不是简单的14个字,而是理解与把握背后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资源,对战争形式、方式与节奏的影响,也为我们今天哪些事情急不得、哪些事情拖不得,提供思维的导向与决策的依据。如果说,学习历史“运用是目的”,这就是目的;而袁腾飞之“目的”显然不是学习历史,而是以个人喜好与目的去歪解历史、抛弃历史。历史不是任哪一个宵小之人可以任意蹂躏的,而袁腾飞身为教师进修学校的历史教师,如此教授历史,再由教师传播下去,不仅误人子弟,也将祸国害民。
至此,我们已无需再作过多的说明,已经能够对袁腾飞这一言论的荒诞有了足够的认识。作为历史教师,袁腾飞并非不知道这些,足见其完全无视历史背景、颠倒是非的故意性,显然与他自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严重相悖。我们要问的是,袁腾飞有什么新的历史依据,如此信口开河地诬蔑毛泽东及其指导抗日战争的功绩,否定毛泽东和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战争的正义性?难道这就是他“运用是目的”之目的?“外战”打痛了谁?“内战”打痛了谁?让袁腾飞如此痛彻肝肠、信口雌黄?只要你看一看袁腾飞的其它怪论,就知道他的这句话完全是为了全面诬蔑毛泽东、进而全面否定共产党的过去和现在的一个起引。
邓小平说过:“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 “否定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意味着否定我们国家的一段重要历史。这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导致政治的不稳定。”而袁腾飞利用其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授课的机会,误导教师,进而误导一代代学生;并用乖张言论在网上哗众取宠,散布其歪理邪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不能不对此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