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伯乐论坛 (http://qyzzw.net/ccs/index.asp) -- 千里马论坛进入 (http://qyzzw.net/ccs/list.asp?boardid=5) ---- 一 冯小刚的恶梦,葛优的喜剧电影 (http://qyzzw.net/ccs/dispbbs.asp?boardid=5&id=1309) |
-- 作者:西子 -- 发布时间:2007/5/21 15:34:59 -- 一 冯小刚的恶梦,葛优的喜剧电影 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说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不如说是葛优的喜剧电影,因为葛优在其中的表演是这种电影最为吸引人的内核,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到《大腕》《手机》乃至眼下的《夜宴》,很难说有多少人是为了冯小刚而进了电影院,还是因为葛优这小子。如果不怕被看作在两位长久搭档之间制造裂隙,还可以进一步说,这两者始终不是一回事,从一开始某种差距就存在,到后来并没有缩小,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从外表上看,这两位爷们属于同一系统,北京话称为“糙爷”,无非是眉毛长得粗了一些,颧骨略微突出了一些,牙齿程度不同地有些不齐。在某种意义上,冯小刚像是葛优的夸张版,把葛优的缺点再加放大,是对葛优的讽刺模仿。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然而,古话又说“事在人为”。 随着岁月的推移,如果说,葛优始终保持自己“冷面喜剧”的白专道路,而冯小刚越来越趋向“又红又专”,即他越来越要求上进,要求自己的工作中有救世的内涵,影片的叙事肌理变得越来越光滑,纹路越来越平整。早先在《甲方乙方》里头,顶多也就学习雷锋做好人好事,但到了《手机》、《天下无贼》时,已经变得胸怀天下、放眼世界,针对现代社会根本性症候,提出富有悲剧性的解决方案,即将手机扔进火里与不惜代价维护傻根未受惊动的昨日美梦,颇有乌托邦的色彩。及至《夜宴》,他自我感觉的“悲剧”色彩则更为深重了,看上去立志与自己的昨天告别。而与此同时,葛优却始终显得上进心不足。 作为导演,冯小刚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他对葛优采取的是“控制使用”政策,不要让这小子干扰了自己的战略部署。具体做法主要做法是在叙事的发展中将他渐渐排挤到一边去,在情节的进一步展开中让坏小子变得失效——除了学雷锋之外,还要让他成为大孝子(《没完没了》《不见不散》)、乡愁病患者(《手机》)等等。而感到控制不住时,干脆将葛优排挤出去,从冯氏电影中彻底消失,如《一声叹息》。据悉冯小刚的下一部关于战争的影片,因为葛优年龄稍长而不再出现,这令人担心假如没有葛优的冯小刚电影,还会有什么看头。当然也不排除在他身边安插一个也许是更能够引人注目的人物,从刘蓓、徐帆、吴倩莲到傅彪、刘德华或者唐纳德萨瑟兰不等,不要让这小子太过出风头。 但是不管导演怎么想,因为葛优的出现,影片本来追求的思想内容便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最典型的是这回的《夜宴》,观众根本就没把它当一悲剧或者歌剧来看待,他们是怀着一如既往的喜悦进入电影院的,就像那些很有经验的猎手,等待着葛优一出头就是一枪——不,期待被葛优击中。这下弄得葛优像《夜宴》中的地下党员,在众目睽睽之下只有与观众进行秘密接头,聪明的观众以笑声来表达他们接受到了葛优随身隐藏的密电码。剧情中并不存在的,为何在电影院里出现?这是令冯导百思不得其解的。他远远没有料到的还有,这场精心策划的华丽大戏,被葛优这坏小子给搅了。 实际上,在葛优与冯小刚之间从头到尾的争夺战中,观众起了关键作用,或者说整个战火都是观众挑起来的。他们认同葛优到了如此是非不分的地步,仿佛葛优是他们的一面旗帜,是他们的形象代理人。对于一心要求进步的冯小刚,原地踏步的葛优仿佛是一个驱之不散的恶梦。 |